学校要闻
学校举行202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
发布时间: 2023-06-10
浏览次数: 6393次
发布部门: 党委宣传部
撰稿:林悦、陈琳涵
摄影:新媒体中心
初审:陈宇
复审:汤义和
终审:郑润真、高英杰
6月7日,乐动在线官网(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举行202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秉承“爱国勤奋 和谐创新”的校训精神,毕业生们开启了人生新征程。
奏唱国歌
典礼上,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校友会理事长廖立国教授向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和荣誉奖牌,并为2023届校友联络员颁发聘书。党委副书记、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刘鸣教授向优秀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同时为毕业生正冠拨穗。副校长、教务长兼教务处处长李江蛟教授宣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关于对2023届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
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教授向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和荣誉奖牌
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教授为2023届校友联络员颁发聘书
党委副书记、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刘鸣教授向优秀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今天,在你们顺利结束大学生活就要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时候,当你们就要告别老师、同学和朋友,即将全新再出发的时候,我想代表母校,再说上几句话送给大家,希望能够陪伴你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陪伴你们未来的事业与奋斗,陪伴你们未来的喜怒哀乐和山高水长。”刘鸣深情地对毕业生进行临别前的叮嘱,并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爱国,要有家国情怀;二是要励志,要志存高远;三是要求真,要坚持科学精神;四是要力行,要埋头实干。他表示:“今天是你们的毕业典礼,也是我们的祝福礼仪,母校将永远站在你们身旁,永远关心、关注和关切着你们,最诚挚地盼望、最有力地支持,最深切地祝福你们!”
党委副书记、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刘鸣教授为毕业生拨穗正冠
党委副书记、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刘鸣教授为毕业生拨穗正冠
党委副书记、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刘鸣教授宣读《关于表彰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23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并讲话
副校长、教务长兼教务处处长李江蛟教授宣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关于对2023届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
副校长、教务长兼教务处处长李江蛟教授宣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关于对2023届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
党委委员、副校长黄学寿主持仪式
旅游学院院长阚兴龙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无论何时何地,学校永远都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永远在这里等待你们的归来。”他对即将离开母校的毕业生深情寄语,道出老师对毕业生们的不舍与牵挂,并叮嘱毕业生要紧贴国家和时代的需求,报效国家、感恩社会。
旅游学院院长阚兴龙教授代表教师发言
“感恩母校与老师给予我一个又一个登高望远的阶梯,培养了我们坚守初心的执着,从而拥有踏入社会的底气。”学校十佳大学生、金融与贸易学院余屹同学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深情回顾了在母校成长历程,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
学校十佳大学生、金融与贸易学院余屹同学代表毕业生发言
在中场的歌剧表演《桃李春风》中,毕业生以汉服装扮,效仿古礼,行谢师恩礼,把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随后,师生代表通过演唱《凤凰花开的路口》《祝你一路顺风》《再见》等串烧曲目,把所有的感激与不舍化作动听的旋律。典礼最后,身着学士服的毕业生代表为老师们献上鲜花,献上浓浓的感激与敬意。
节目展示《桃李春风》
节目展示《桃李春风》
师生共唱串烧歌曲
师生共唱串烧歌曲
毕业生代表感恩献花
学校领导,全体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有关负责人及毕业生辅导员、优秀毕业生代表等出席典礼。党委委员、副校长黄学寿主持典礼。毕业典礼通过网络全程直播。全校师生、校友、家长及各界人士在线同步观看典礼,给2023届毕业生们送去美好祝愿,共同见证他们人生的重要时刻。
毕业典礼现场
现场师生合影留念
现场毕业生合影留念
据悉,2023年学校共有来自20个学院58个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走向社会,学校面向2023届毕业生开展130余场不同区域、行业、形式的系列供需见面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6336个,为毕业生人均提供8-10个就业岗位。2023届毕业生签约单位集中于珠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等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群,就业领域集中于信息科技、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大健康、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行业优势突出,包括在珠海格力、纳思达股份等世界/中国 500 强头部企业就业。
一直以来,学校还多措并举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广阔天地扎根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点亮梦想。近五年来,学校超过200名学子奔赴基层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希望乡村教师、乡村振兴等基层项目,毕业生录用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代表。2023年西部(山区)计划报名人数257人,其中“西部计划”报名31人,截至目前4人拟被录用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将前往新疆、西藏、湖北等地参与基层服务。
此外,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升学工作,许多毕业生考取了境内外大学研究生,录取院校不乏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和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爱丁堡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

